cover_image

文旅智言|海洋牧场,打造海上旅游目的地

智言文旅 山东文旅集团
2022年03月16日 10:13
点击蓝字
图片
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近几年,俯瞰我国沿海海域,一朵朵“海上花”争相绽放在碧波之上,这就是海洋牧场。海洋牧场已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与休闲、互联网、旅游等产业的多元融合,也探索出更多的发展模式,形成海上旅游目的地,满足了游客对大海的所有向往。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对深耕蓝海再作部署,其中就包括海洋牧场:到2025年,高水平建设120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新建1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山东的“蓝色文旅”再迎新契机。

图片

01

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数量居全国首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推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农业农村部先后公布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广东、广西、浙江、河北等省份。截至目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到153个,山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个居全国首位,占比39%。在年初公示的17个第七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青岛有2个,日照、威海、烟台各1个。

就目前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山东省占比情况,经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统计,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山东省有6个入围,第二批入围8个,第三批入围7个,第四批入围11个,第五批入围12个,第六批入围10个,第七批入围5个。从区域上看,山东省的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其中,威海国家级以上海洋牧场15处,烟台国家级以上海洋牧场18处,青岛国家级以上海洋牧场18处。


图片


02

海上“蓝色粮仓”什么样?


为实现水产资源增殖,我国科学家于20世纪中叶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理念,包括“水即是鱼类的牧场”“使海洋成为种植藻类和贝类的农场,养鱼、虾的牧场”等。海洋牧场是一种生态型的渔业方式,在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的海域,通过投放建造人工渔礁等作为栖息地,创造适宜生物种苗生活的环境,然后采用增殖放流的方法,将人工培育的生物种苗放入海中,让它们直接以海洋中的天然饵料为食,从而实现增加海洋渔业资源生物量的目的,被誉为海上“蓝色粮仓”。

海洋牧场按海域不同来分,有沿岸(浅海)海洋牧场和大洋(深海)海洋牧场;按功能不同来分,有休闲观光海洋牧场、养殖生产海洋牧场以及多功能海洋牧场等。这些海洋渔场不仅可以确保水产资源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还能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做到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从而形成可持续性的生态渔业。


03

多种积极效益显现


山东省作为国内最早建设海洋牧场的省份之一,目前形成了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草)场修复+智能网箱”为主体的“海洋牧场+智慧渔场”版图,综合经济收入全国居首,备受外界瞩目。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海洋牧场行业研究咨询报告》显示,近几年行业的增速保持在15%以上,行业增长较快,有较强的发展能力。2019年,中国海洋牧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率约为18.49%。到2020年,山东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投放人工鱼礁2000万空方以上,年增殖放流海洋生物苗种100亿单位,建设省级海钓基地30处,游客年接待能力达600万人次以上;新开发建设底播型海洋牧场9万余公顷;新升级改造田园型海洋牧场生态方2.3万公顷以上;新建设以深水智能网箱、养殖休闲平台、养殖工船等为主体的装备型海洋牧场10处。

海洋牧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政府及沿海省份都大力支持发展海洋牧场,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性政策,助推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首次为海洋牧场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也先后印发了多项关于海洋牧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018年山东印发《山东省海洋牧场示范创建三年计划(2018—2020年)》,鼓励休闲海钓产业发展,2018年-2020年,新评定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10处左右、省级休闲海钓钓场15处左右,休闲海钓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游客年接待能力达600万人次以上,创建一批海洋牧场最美渔村和特色小镇。

2019年,为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山东省在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中的试点示范作用,制订《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山东按照“立足山东、引领全国”的目标定位,稳步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工作。

2020年11月5日山东编制出台了《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确立了“一体、两带、三区、四园、多点”的空间布局,按照投礁型、底播型、装备型、田园型、游钓型等五类特色海洋牧场,实行差异化发展。

2021年12月30日,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正式发布,由山东省牵头制定,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起草,标准立足于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现状,提供了我国近海的主要海洋牧场生境类型及海洋牧场建设全过程的技术要素,将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标准将于2022年6月1日开始实施。

2022年1月6日“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严格落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分批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支持山东、海南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试点,在南北方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牧场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海洋牧场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开展海洋牧场渔业碳汇研究,创新海洋牧场管护模式,加强效果监测评估,促进海洋牧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在政策加持下,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多种积极效益显现。有分析师表示,虽然海洋牧场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仍处在初级阶段。且在发展中面临诸多科技挑战,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概念内涵不清、核心规律不详、关键技术不足、建设发展盲目”等。“海上牧歌”仍需缓缓图之。


04

融合发展,打造海洋牧场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山东省着眼提升海洋牧场建设的综合效益,以海洋牧场为综合载体,将渔业与互联网、旅游、休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流通链相通的“新六产”。牧场渔业拓展了发展空间,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省涌现出一批知名海洋牧场旅游目的地。
休闲海洋牧场
山东荣成的海洋牧场每年迎客10万人,堪称是荣成的“海上银行”。

寻山爱伦湾海洋牧场是集养殖、休闲、旅游为一体,打造的休闲渔业旅游项目,是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主要包括微藻养殖、海洋牧场展示厅、体验馆参观体验、游艇观光、海上大型娱乐平台、休闲垂钓、海上特色餐饮等,旺季游客接待量一天达到3000人以上。

荣成桑沟湾是特色海产品红鳍东方鲀的理想栖息之所,以逗鱼为招牌,搭配海产品采摘,变成了海上乐园,让这个海上平台一炮而红。业界人士认为,海洋并非只是粗放型的养殖和捕捞,海洋产业、海洋生活、海洋小镇、海洋城市等等这些才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桑沟湾的海上平台把工业化的产品运用到海洋养殖里,把它变成观景平台进行海洋采摘,这种新奇的方式具有无穷的可能性。
休闲海钓
近几年,休闲海钓逐步成为海上旅游产业“新名片”,大大提高了海洋牧场产出效益。山东省制定《关于推进休闲海钓俱乐部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集生产、观光、垂钓、餐饮、娱乐、文化、科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综合体。据休闲海钓示范基地测算的数据,休闲海钓拉动的消费是钓渔获物价值的53倍。

青岛市积极推广“渔夫垂钓”海钓品牌,成功举办全国休闲海钓邀请赛及全省休闲海钓基地推介会,目前有11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7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青岛市自2016年以来在潮连岛海洋牧场连续举办5届“航铭海钓杯”路亚海钓大赛,这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路亚船钓大赛。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牧场”,休闲海钓钓场1534公顷,建设集网箱养殖、人工鱼礁培育于一体的海洋生态渔业基地,在打造观光园的同时更能保护生态环境。

威海市打造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29处,年吸引海洋牧场游客超过8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2亿元,带动旅游消费20亿元,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市”。“中国十佳海钓·路亚休闲基地”、山东省首个“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西霞口海钓示范基地也是远近闻名的海钓圣地,2021“渔夫垂钓”第九届“西霞口”杯全国俱乐部海钓精英邀请赛就在此地开幕。这不仅为广大钓友展示垂钓技艺提供舞台,也展示了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成果,提升了城市品牌形象。
海上综合体
2020年7月10日开业的“耕海1号”作为烟台市十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之一,是全国首个智能化多功能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倾力打造“海上看烟台”的地标式休闲海洋文旅项目,以休闲渔业与海洋旅游联袂融合,丰富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休闲体验。三朵“花瓣”设置了60个垂钓位,“花心”设有近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游客可以在平台畅游体验“渔夫垂钓”休闲乐趣,品尝“海洋主题”餐饮美食,欣赏“海上电影院”科普影片,领略“耕海牧渔”海洋文化,年可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同时,平台顶层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可以体验海上低空观光,全面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助力烟台打造全国一流的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阳光一号”是日照市首座国家级海洋牧场大型游钓平台,该平台集海洋牧场智能管护、休闲渔业观光旅游、海上垂钓、儿童乐园、餐饮、住宿科研、会议培训、海上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平台有11套豪华套房可供客人入住,供游客体验特色海洋生活,目前,阳光一号周围投放了大量人工鱼礁及网箱,里面涵养了大批以黑头、黄鱼和海参鲍鱼为主的海珍品,备受垂钓爱好者青睐。
“海上课堂”
清泉海洋牧场坐落于烟台市黄金海岸线滨海中路莱山区中心带,2018年建立了“烟台清泉海洋(牧场)公园”,并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首个AAA级海洋(牧场)公园,牧场+运动+旅游,成就了清泉特色。海洋牧场所属的海域不仅是传统的优良渔场,更是北方地区最适合运动潜水、水下采捕,开展帆船帆板运动记忆羁绊摩托艇等赛事的好地方。此外,牧场已由清泉海洋号、海豚号、科研号、烟清科2号组成小规模的平台小镇。清泉海洋通过与高校合作,建设了海洋牧场研究院,赋予这里“海上课堂”功能。在国内首次将海洋牧场展览厅体验馆搬到海上,创造性地将其与海洋牧场平台结合。同时在海上建立了第一座环幕体验厅,游客乘船10分钟即可抵达,体验海上风光的同时,激发游客了解海洋、认识海洋、爱护海洋的兴趣。

爱伦湾海洋牧场研学基地是山东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出“探秘海洋牧场、海洋知识科普、海洋生物揭秘、环保创意课”四大海洋特色研学课程板块,打造蓝色海洋研学之旅。牧场内3000多平米研学综合体验中心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设有研学教室、藻工坊、乐学DIY、海乐园等不同功能板块。开设标准化课程,让每一位学生上一堂海洋生物实操课,邀请大学老师从科学的角度深入讲解海洋生物知识。下一步,牧场计划新上海上田园综合体研学营地等12个新业态旅游项目,进一步打造“爱伦湾”精品海洋研学品牌。

山东省文旅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姚曼 农琪珍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东文旅集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